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內容。近日,山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印發(fā)《山西省關于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加強山西省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規(guī)劃建設和管理,以保證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序開發(fā),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
《實施意見》從開展普查、系統(tǒng)化建設、更新管護和智能管理等多個方面作出規(guī)范,并分階段提出了到2023年年底前和到2025年年底前的目標任務路徑圖。
明確責任主體
建立多方機制
《實施意見》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定牽頭部門,明確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建立完善的規(guī)劃、建設、管理協(xié)調機制,通過制定工作計劃、完善項目資金、強化政策保障、加強督促檢查等方式,統(tǒng)籌推進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具體工作。
在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山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會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和山西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在密切配合的基礎上落實工作職責,共同推進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比如,山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負責城市地下管線(供水、排水、供熱、燃氣)、綜合管廊、地下通道、地下道路、地下車庫及其附屬設施的普查工作,查找并及時消除隱患風險點,同時指導相關部門和權屬單位將設施信息接入綜合管理信息平臺。
此外,應建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不斷強化各部門間的協(xié)作配合;通過實行月報、季調度、半年向省政府報告等制度,推動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落實。
開展普查工作
摸清設施現狀
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的第一步是開展普查工作,即全面為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查戶口”“做體檢”。普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和前瞻性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實施意見》,山西省各市要制定印發(fā)普查實施方案,并報山西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備案。方案要明確普查范圍、工作要求、牽頭部門及各部門職責和實施計劃等,建立以屬地政府為主體、市政設施行政管理部門和權屬單位共同參與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工作協(xié)調機制。
同時,《實施意見》明確,山西省各市需充分利用已開展的地下管線普查等工作成果,全面清查城市范圍內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現狀,獲取準確的設施種類、構成、規(guī)模等基礎數據;按照“誰所有、誰負責”的原則,督促指導設施權屬單位同步開展隱患排查工作,建立設施危險源及風險隱患管理臺賬。在普查工作完成后,各地需利用普查成果,建立起設施數據即時交換、共建共享、動態(tài)更新的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綜合管理信息平臺,以滿足設施規(guī)劃建設、運行服務、應急防災等工作需要。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3年年底前,山西省各市應基本完成設施普查工作,掌握存在的隱患風險點并限期消除,同時建立和完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到2025年年底前,山西省應基本實現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全覆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效率明顯提高,安全隱患及事故明顯減少,城市的安全性和韌性顯著提升。
統(tǒng)籌空間布局
推進智能管理
《實施意見》表明,山西省將有序開展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調查和評估,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規(guī)劃,統(tǒng)籌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fā)利用,推廣地下空間分層使用,合理部署各類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布局和規(guī)模,實現高效安全運行和有效集約利用。山西省還將建立完善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協(xié)調機制,推動相關部門溝通共享建設計劃、工程實施、運行維護等信息,切實強化設施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淺”的原則,合理安排地下管線和城市道路的建設時序,做好已有設施保護,爭取地下管線工程與地面道路工程同步規(guī)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杜絕“馬路拉鏈”(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現象的出現。
在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的系統(tǒng)化建設之外,《實施意見》還明確了山西省應運用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等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供水、排水、燃氣、熱力等市政公用設施的智慧化建設和改造,逐步搭建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感知網絡,探索建設路面塌陷隱患監(jiān)測感知系統(tǒng),提升運行管理效率和事故監(jiān)測預警能力,逐步實現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和科學化。
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是外面看不見、摸不著的“里子”工程,卻事關城市發(fā)展的百年大計,只有“里子”工程做好了,城市才能真正有“面子”。山西省將不斷推進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2.1.4